留学生论文referencing 技巧讲解

当您撰写论文时,往往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引用需求,无从下手。正是因为如此,正确引用才能为一篇优秀的论文增色不少;反之,误用参考格式则可能令您在学术世界里显得逊色。有时我们利用诸如 “Cite This for Me” 等这类网站协助编写参考文献,遗憾的是这类工具往往不够精准。

 

MACP(适用于社会科学文章及引用)的格式为 “作者姓氏,文章发表年代”;

 

MLA (多应用于人文领域) 的格式为 “作者姓氏, 页码”;

 

但请注意,MLA 形式的论文需包含单独的“reference”页面,且所有引用均应根据作者姓氏字母排序。若无作者姓名,可采用文章或书名首字作为替代。

 

哈佛格式(主要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)的写法为 “作者姓氏, 文章发表年代”;

 

具体到书籍内部引用则为 “作者姓氏, 名字首字母.年份.书名斜体).第几版.出版社地点:出版社.页码.”

 

芝加哥格式(适用于人文学科及自然科学)主要采用脚注形式,脚注通常出现在正文中需要注明的段落,并用数字有序标记。注释数码应连续且置于句子结尾,标点符号之外。注文部分行间距应当为单倍,而条目间应设置为双倍行距。

 

尾注与脚注皆可应用于芝加哥格式,脚注位于所引文献页底,距离正文最后一行4行处。而尾注则设在正文结束后,另起一页。。注释部分应包括:作者姓氏(先名后姓),书名/文章名,出版信息包括书籍和文章:出版地点、出版时间、页码(前3项带括号),对于文章还需提供期刊名称、卷数或期号、发表年份、页码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