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结构设定
通常情况下,约1000至2000字的论文采用“五段式”结构较为合理:首尾各占据10%,即150字;而主体部分占据80%,若为3段,则每段大约占用25%(即400字);如为4段,则每段约占20%(即300字)。
写作顺序安排
在开始动笔时,建议将Introduction与 Conclusion放在最后进行撰写。因为一旦深入写作过程中,往往容易偏离既定的构思和框架,致使结尾部分的论述与总体主旨不符。避免因匆忙提交之前未调整完毕或主题失焦的文章导致扣分风险。
正文部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!具体来讲,正文主要包含如下元素:主题句、实例、分析和结论句。灵感四句原则牢记于心:
1. 第一句,主导观念。恰当的引导词例如despite可以用来搭配,如 Despite the prevailing emphasis on…, we observe that…。
2. 第二至三句,支持论据,用以详细阐述某位学者发表的观点或争议。
3. 第四至五句,分析陈述,提出个人见解或比较先前引用的争议。如果在段落一开始就明确了观点,例如 “So what kind of…”, 接下来的段落可以用”Additionally”, “Furthermore”等短语引领。第三段则可用 “Hence”等词引领用于观点的延续。
总结归纳环节必不可少!请注意,这里涉及到的所有观点和引用都必须是前面讨论过的内容的概括,避免出现超出提示范围的新观点或引用,且不能照搬原文语句。总结归纳部分大致分为四个要点:
1. 第一句,简明回顾之前讨论的核心议题。
2. 第二句,指出已有文献的局限性
3. 第三句,衔接上文并引入作者个人研究的意义,以证明进行这项研究的必要性。
4. 第四句,概括并总结作者个人的看法。
最终,只需要酌情对Introduction和 Conclusion进行添加补充即可。具体而言,点睛之笔在于:
五. Introduction的第一句,可引述过去数十年来对于某个主题的相关研究信息作背景铺陈。
六. Introduction的第二句,详细解释某关键词的含义。
七. Introduction的第三句,解释为何开展该选题。
八. Conclusion的前三句,参照上述观点概括性的介绍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,同时列出论文所要探讨的几个关键议题及它们的重要性。
Total Addition of 100 Word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: 820 words.
Identify the structure: overall introduction, central part of the content (arguments), and conclusion; each of the four parts should be written at an equal proportion, generally 25%, approximately 300 words per paragraph.